在基督內得見嶄新的一切 To see all things new in Christ
在基督內得見嶄新的一切 To see all things new in Christ
在加爾默羅會密契大學的靈修中心The International Teresian-Sanjuanist Centre (CITeS)
他們的聖堂,以及房間的裝潢設計,很有特色,就是「工業風」
所謂「工業風」裝潢很注重原始質感,會保留建材原本的樣貌,不做太多的修飾改變。
朝聖第一天,途經聖女13歲時被父親送到奧思定修會的恩寵之母隱院Santa Maria de Gracia所附設的寄宿女校寄宿,在這兒啓蒙了她的聖召
拜訪聖女大德蘭修院Basilica and birthplace of St Teresa of Jesus
是聖女逝世後,於1636年,在她的出生地的家所建的聖堂
一天,聖女大德蘭正要上樓時,在樓梯上見到一漂亮的男孩⋯⋯
孩子問她說:「妳叫甚麼名字?」
大德蘭答說:「耶穌的德蘭。小朋友,你呢?」
孩子答說:「德蘭的耶穌。」
說完便不見了。
剛巧有一修女在窗子外面見到和聽到,
因此,聖女亦被稱為「耶穌的德蘭」。
降孕隱修院La Encarnacion Convent
是聖女大德蘭改革前入會的加爾默羅會院,目前這會院在1940年經改革成為赤足加爾默羅修女院
扭轉聖女一生的重大事件都在這裡發生,她前後在這裡生活了27年,其中包括大德蘭的神婚、她與聖十字若望San Juan de la Cruz在談話室的神魂超拔。
十字若望被任命當了修女的告解神師長達5年
聖女在七歲時,曾說服弟弟說:「讓我們出於天主的愛,到摩爾人那去求他們將我們殺死吧!(聖女是想以自己性命交換摩爾人軍營中的俘虜)」結果,她們出城走了好長的一段路,才被叔父找回家中。
在這裡可以遠眺亞維拉的城牆和全景
先到聖多瑪斯皇家修道院Royal Monastery of Santo Tomas參觀
這裡曾是道明會的修道院聖堂El Santo Cristo de la Agonia,保存著聖女大德蘭曾經使用的告解亭
聖女大德蘭先後有過8位神師幫助過她,包括一位有聖德的平信徒,也有耶穌會士,三位是道明會士,其中道明會士對她影響最大
有一次,聖女大德蘭正沉思著她過去在這裡告解的許多罪,
她在神視中看到聖母和聖若瑟為她穿上一件非常潔白光輝的衣服,
聖母也為她戴上一條非常美麗的金項鏈。
這裡是聖女大德蘭於1562年8月24日建立的第一座改革的赤足加爾默羅女會院
該修院代表了聖女的修道院理想,特點是簡單、樸素、神貧
現在是紀念聖女大德蘭的博物館
隨團神師簡介了加爾默羅修會,以及赤足加爾默羅修會會徽的分別
兩者的共通點,都是有一座象徵加爾默羅的聖山,以及三粒代表厄里亞、厄里叟、聖母瑪利亞的星
至於兩者的分別,是聖十字若望在聖山上加了一個十字架,成為赤足加爾默羅修會的標誌
撒拉曼卡大學Universidad de Salamanca
是西班牙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歐洲第三古老且仍在運作的大學。
聖十字若望在1564年入讀這大學,成績優異。
這棵樹的樹齡已有170歲
這座新的主教座堂建於十六世紀,新主教座堂斜靠在建於十二世紀的舊主教座堂的北牆上
新建的主教座堂其中一間最重要的小堂是特別敬禮聖女大德蘭的。
有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對,有一個太空人在上面
並非穿越時空,也不是興建聖堂時有先見之明,
而是重修時「惡作劇」加上去的。
同一座建築物反映三種風格
最下層是穆斯林,中間是猶太教,最上層是基督宗教
十多前參加馬德里世青節曾到此一遊
奧爾巴.多美斯Alba de Tormes是一個古老的中世紀城鎮
距離撒羅曼卡大學約20公里,距離亞維拉市約80公里
聖女耶穌德蘭聖殿Basilica of Santa Teresa de Jesus,安置了聖女大德蘭的遺骸
聖殿外放置了聖若望保祿二世的雕像
加爾默羅博物館Carmelite Museum參觀
博物館最特別的地方,是那裡有一個小堂,安奉著聖女大德蘭的一級聖髑:她的心和左臂骨
感恩祭在奧爾巴.多美斯Alba de Tormes的聖母領報隱修院Annunciation Convent的聖堂舉行
這是晉鐸以來,我首次以普通話奉獻的彌撒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由一對被母狼餵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建立的,最初建在景色秀麗的七座山丘之上,因此稱為「七丘之城」。
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是戰神瑪爾斯和女祭司雷亞.西爾維亞(Rhea Silvia)的雙胞胎兒子,因此羅馬人有時也自稱是「瑪爾斯之子」。國王阿穆利烏斯篡奪了羅穆盧斯與瑞摩斯的外祖父的王位,又怕他們長大成人後推翻自己,令人把剛出生的兄弟倆拋棄在台伯河畔,所幸被一頭母狼用奶餵養才免於一死。
兄弟倆後來被牧羊人浮士德勒從帕拉蒂尼山帶回家撫養,長大成人後推翻並處死了阿穆利烏斯,並決定建造一座新城。但是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因為在新城選址問題上起了爭執,最後哥哥羅穆盧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並成為第一任國王。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到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
塞哥維亞在昔日位於羅馬帝國的版圖內,在這裡見到這種雕像,也不足為奇。
是日行程第一站,在這裡以感恩祭開始。
神父講道中,給大家介紹加爾默羅聖女:聖三麗莎Elizabeth of the Trinity的生平和靈修。
延伸閱讀:
聖三麗沙的天堂使命
https://www.carmelangel.org/....../heaven_mission_of....../
加爾默羅赤足隱修會 一朵生命的奇葩:聖女聖三依麗莎
https://kkp.org.hk/past/detail/37080/
聖女大德蘭在1567年8月15日在這兒建立了第九間女隱修院:榮福聖若瑟隱修院
聖女在梅地納建立第二間修院時,遇到年青的若望神父,說服他參與她革新修會的行列。
重現兩人會面的情況
據說聖十字若望身材矮小,所以聖人像是按比例呈現;當時聖女50多歲,聖十字若望才20多歲
第一站是到聖女大德蘭於1568年8月15日建立第四間隱修院:聖母無玷始胎隱修院。
聖女大德蘭在1580年12月9日在這裡建立了第14座隱修院:榮福聖若瑟隱修院
原址在城市,現搬到此郊外地段,會院是新建成的,裡面的物品都是由舊址搬過來。
這是大德蘭往最北,也是建院的最後一個城市。
這座城市也是Camino必經之地。
清晨徒步走到San Gil教堂舉行彌撒,這是聖女大德蘭建院前在朋友加大利納家借宿附近的聖堂,因某些原因,臨時要改去附近的聖老楞佐堂舉行主日彌撒。
這裡是聖女大德蘭於1582年4月19日在西班牙北部的布格斯Burgos,建立的第17間,也是最後一間的女隱修院:聖安納的榮福大聖若瑟隱修院。
雖然並非聖女所想建院所在,理由是冬天極寒冷的天氣。
受到韓國修女的接待,她介紹聖女建院的經過,以及她個人聖召的點滴。
我們在這裡參觀會院美麗的後花園及小型博物館。
黃昏前抵達這裡的聖三隱修院Convent of El Carmen,是聖女大德蘭於1581年6月30日建立的第15間隱修院。
這座隱修院現時是男女會院,中間隔著修院聖堂。
1581年建立女會院,男會院卻是遲了近百年才建院。
聖堂內充滿加爾默羅聖人的臨在。
這是聖女大德蘭於1569年7月13日建立的第二間革新男會院,聖十字若望曾在這裡擔任初學導師。
現今成為聖女大德蘭誕辰500週年博物館
Toledo古城
Toledo是查利五世時時期羅馬帝國的宮廷與首都所在
過去也是天主教、穆斯林、猶太三種文化交疊之處
午餐在加爾默羅男修院進行
聖女大德蘭於1569年5月14日在這裡建立男會院
聖十字若望被監禁後,曾逃到這間修院
現在這修院是團體或個人靈修,課程及工作坊的地方
隱修院飯廳的傳統,設有經台,讓人一面進餐,一面聆聽聖書
參觀西班牙第二大的主教座堂:Catedral Primada Santa María de Toledo聖母蒙召升天主教座堂,建於1226年,是西班牙三座13世紀哥德式主教座堂之一
路經孔蘇埃格拉Consuegra風車城
這些風車因17世紀的西班牙小說《唐吉訶德》而名聲大噪
聖女大德蘭在《自傳》中曾分享過自己沉迷過當時流行的騎士小說一類的書籍
參觀了聖女大德蘭1568年4月在這裡建立的第三間革新女隱修院:榮福聖若瑟隱修院。
我們在這裡舉行彌撒,並參觀了博物館,了解大德蘭親自設計的隱修院,十字若望曾在這裡擔任過告解神師
是旅程多天以來下雨下得很大的一天
第一站抵達烏維達Ubeda
1591年9月,聖十字若望因發高燒和腿部發炎而被帶進這會院。
他在這裡受了許多痛苦,他的健康狀況惡化,於1591年12月14日午夜在一間簡陋的牢房裡去世,享年49歲。
我們在這裡奉獻了一台彌撒。
博物館內有聖人去世的房間、準備埋葬他遺體的枱、舉行他葬禮的小聖堂,以及他從1591年去世到1594年5月期間短暫埋葬的地方,後來他的遺體被轉移到塞谷維亞。
博物館內也展示了聖十字若望生活中的片段,例如:他進行靈修指導時坐過的枱、還有他右手的兩根手指、遺物、遺作、他的生活和教義的藝術描繪,以及受他啟發的藝術和書籍。
午餐後,因雨勢過大,取消了拜訪格拉納達Granada的聖若瑟隱修院,該院是由聖十字若望及聖女大德蘭派遣的安納.耶穌修女、貝雅斯的修女們所建立。
是聖女在世期間所建立的倒數第二間赤足隱修院,於1582年1月20日建立。
同時,也取消了參觀格拉納達主教座堂的行程。
「你要信仰你所宣讀的,要教導你所信仰的,要實行你所教導的。」
感恩,在加爾默羅諸聖節(11.14)
慶祝領受執事聖職9週年(2015.11.14)
位於南部的塞維亞Sevilla
參觀了具有伊斯蘭風格的塞維亞聖母主教座堂,12世紀原是一座清真寺,13世紀改建為天主教座堂。
今天剛好是加爾默羅諸聖節,我們在這裡奉獻了彌撒,也在彌撒中祝福了聖母聖衣,給所有朝聖者佩戴,也給六對夫婦祝福及賜給小禮物。
當聖女大德蘭必須離開塞維亞隱修院時,為紓解修女們的悲傷心情,古嵐清神父命令若望.慈悲會士,為聖女大德蘭畫一張肖像畫。
這是聖女唯一最純真的畫像,如今仍保存在塞維亞榮福大聖若瑟隱修院裡。
當聖女大德蘭看到完成的畫作時,幽默地說:
「願天主寬恕你,若望會士,你為我作畫,把我畫得即醜又雙眼無神。」
黃昏時在聖克洛狄德聖殿Basilique Ste-Clotilde的小堂舉行彌撒
是日為加爾默羅會追思已亡紀念日,曾在台灣服務的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白納德神父也一起共祭